地 址: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南十路9號三層3151室
咨詢熱線:13146836777
Q Q:2821767196
郵 箱:2821767196@qq.com
網 址:pkww.net
1、應通過加大宣傳,提高公眾的認識水平和參與積極性,擴大存量垃圾處理工作的范圍和城市數量,大力推廣垃圾源頭分類。將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納入垃圾分類收集范疇,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垃圾資源再生模式,有效推進垃圾資源再生和源頭減量。
2、鼓勵商品生產廠家按國家有關清潔生產的規定設計、制造產品包裝物,生產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可降解的包裝物,限制過度包裝,合理構建產品包裝物回收體系,減少一次性消費產生的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通過改變城市燃料結構,提高燃氣普及率和集中供熱率,減少煤灰垃圾產生量。
3、鼓勵凈菜上市、家庭廚余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餐廚生活垃圾單獨收集處理,加強可降解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根據當地的垃圾處理技術路線,制定適合本地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模式。垃圾分類收集應該遵循有利資源再生、有利防止二次污染和有利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實施的原則。
4、存量垃圾處理的來源很廣,但是卻很分散。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容易產生生活垃圾,不同的人在生活中就可能產生種類不同的垃圾,從而導致了生活垃圾種類之復雜,是其他垃圾所不可比擬的。存量垃圾處理的含水量高,我國居民沒有對垃圾進行處理,通常的垃圾含水量為55%-65%,垃圾含水量越高,使得垃圾的處理越復雜。
5、存量垃圾處理處理設備在生活中還需進一步的普及,生活中固體廢物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污染源,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村固體廢物的種類和數量都顯著增長,但與城市相比,農村固體廢物處理方式相對落后,固體廢物的大量堆積和隨意棄置,給農村環境和農村居民健康帶來威脅,是當前推進農村生態文明需解決的問題。完善立法是解決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的關鍵所在,要確立環境公平的基本立法理念,同時完善具體原則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