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南十路9號三層3151室
咨詢熱線:13146836777
Q Q:2821767196
郵 箱:2821767196@qq.com
網 址:pkww.net
存量垃圾處理項目管理戰略,或者說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原則都遵循以下5個層級:
其一,盡可能不產生垃圾前面也論述了,垃圾的屬性是污染物,當然是產生的越少越好。因為一切產品的“最終歸宿”就是垃圾,就需要我們的產品盡可能的少。
其二,重復使用,即生產出的產品或商品,盡可能延長其“壽命”,以減少變成垃圾的時限。
其三,回收利用,產生了垃圾后盡可能進行回收利用,其中包括盡可能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進行堆肥處理或厭氧消化處理。
其四,焚燒處理,盡可能對可燃物進行焚燒處理并進行余熱利用。
最后,填埋,對不能進行其他處理的垃圾進行填埋處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盡可能”的含義就是以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許可為前提,具體地說要考慮市場需求與成本。我國生活垃圾管理的原則是“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這與發達國家的垃圾管理戰略是一致的。盡量不要產生,重復使用、資源化利用、終端處理。
國家應該改變現在將源頭分類和后端處理完全割裂開來的局面,特別是“重后端、輕前端”的思想,后端投入巨大,而前段投入很少的狀態。應該把垃圾處理的重心前移,移到垃圾產生的地方,移到居民家里,甚至是產品設計生產環節,實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重新認識和厘清垃圾分類的特性、本質和規律,按規垃圾分類規律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是一項全民參與的工作,政府應站在全社會的角度和頂層設計的高度,統籌考慮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收益,重新進行制度設計,通過垃圾分類才得到“正”的收益,這里主要指的是經濟收益,以調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垃圾分類這項工作才能可持續地進行下去。